北海公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反诈宣防体系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增强

六是从法治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哲学高度鲜明地提出,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

[2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第166页。二是相比较而言,法治依法治X等词语的使用不断增多,法制概念则逐步减少甚至归零,这一趋势表明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转变。

北海公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反诈宣防体系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增强

[26]因为从根本上讲,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2015年,第3页。[52]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从狭义上说,法治是指政府应受法律的统治,遵从法律。

(一)坚持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法和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二是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范畴,使之成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求是》2021年第5期。戴雪在《英宪精义》一书中首次较系统地提出,法治概念包括三层相互关联的含义:第一,法治意味着法律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或压倒一切的地位。例如,党的十二大以来的40年(1982-2022年),九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法制和法治(包括依法治X)词语出现的次数,可见下表。三、习近平法治思想之法治概念体系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概念体系立意高远、话语鲜活、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概括起来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法治客体表明法律具体统治、规范、作用、治理、管理(包括治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奖励、支持、处罚、整治等措施)的不同对象,是法治得以发挥作用的目标指向和具体形式。[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2015年,第3页。

北海公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反诈宣防体系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概念体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两个转化。特别规则应当接受公布的、明确的、稳定的和较为一般的规则的指导。[5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0页。从人类文明角度来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人权等不仅是国际法治追求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中国法治弘扬和倡导的共同价值。

第一,法治中国概念板块,在构词法上主要表现为法治+XX(名词),例如,法治道路、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文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经济、法治轨道、法治制度、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权威、法治原则,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法治重大概念群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体系,其他法治概念体系,如法治行为的概念体系、法治利益的概念体系、法治权利/权力的概念体系、法治创新的概念体系、法治改革的概念体系等,都可以也应当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本文只是作出举例说明,并未穷尽法治重大概念群的全部内容。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例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等。

实践证明,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强调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北海公安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反诈宣防体系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不断增强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理论和概念范畴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也是最具标识性的,非法治概念莫属。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是根据概念的不同抽象程度和概念之间的纵横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概念系统,是组织知识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法治文明成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32]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价值的追求,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官方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者本身应当遵守规则,在执行规则中始终贯彻法律精神。在法治中国概念板块中,有两组法治概念更具基本性和关键性地位。

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人权是人民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的宪法化、法律化表现形式,是人民幸福、人民利益、人民尊严的具体化、条文化和法治化。

 【注释】[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75页。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切实加强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学理论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

[59]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42页注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何谓法律?管子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是法治的基石,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法治工作,标题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20]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求是》2021年第5期。

我们要加强对我国法治概念与世界法治概念求同存异的比较研究,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法治名词概念术语的普遍性、共同性和世界性,也要充分彰显我国法治概念的差异性、特殊性和民族性,展现我国法治理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关于法治价值的概念范畴关于法治价值的概念主要包括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民主、人权、安全、秩序、和谐、幸福、尊严、环境、和平、发展,等等。

[6]A. V. Dicey,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London: Macmillan, 1915, pp. 120 -121.[7]《管子·明法》。[5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第229~230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30]八是从法治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的重大论断,[31]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我们要加强对法治核心概念、基本概念、重大概念的深入研究,力争使每一个法治概念都有科学内涵,对每一个法治范畴都作出明确界定。这既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至理名言,也是发展政治文明的基本规律。

法治关系揭示了法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在法治领域的运用和展开。[56]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概念体系,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宗旨,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担负保障人权和安全、维护和平和正义、促进文明和发展、追求良法和善治、谋求幸福和安宁、铲除邪恶和犯罪、监督和制约权力等全球治理共同使命,呈现出显著的普遍性、共同性、世界性特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法治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法治文明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华法系批判性继承、现代性复兴,为新时代法治概念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历史基因、文明根基和文化底色。

习近平法治思想视野宏阔、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论述深刻,在法治这个具有本源性、根本性、标识性意义的概念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由法治核心概念群、法治基本概念群、法治重大概念群和法治派生概念群等组成的法治概念体系。[18]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漳州市
上一篇:汛期来临,拉响地质灾害防御警报
下一篇:“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体验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